2024年★,北京持续加快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,消费场景扩容升级★★,消费规模继续扩大★★★,新消费模式表现活跃★★。
1—11月,全市市场总消费额同比增长2.1%,其中服务性消费额增长6.8%。居民文旅需求旺盛,前三季度全市游客接待量★★★、旅游总收入分别增长13★★.5%和15.1%,1—11月客运周转量同比增长28★★★.6%。演出市场持续活跃★★,营业性演出和票房收入均实现两位数增长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★,限额以上金银珠宝、体育娱乐用品等升级类商品以及新能源汽车、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等绿色智能消费较快增长。
2025年★★★,北京将聚焦扩大内需,全面激发消费潜能,扎实推进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★★★,加大新型消费培育力度★,促进北京消费市场不断恢复★★,持续推进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。
商业供给能力进一步提升。全年新增17家大型商业设施,商业面积超150万平方米★★。离境退税商店数量比上年末增加89个★★★,累计达1147个,稳居全国首位★。全市新增首店960个,同比增加14个★★。全年发布93条“漫步北京”精品旅游线路★★,文旅消费场景更加丰富;举办国际体育赛事43项,同比增加21项。
1—11月,全市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★★★、住宿和餐饮业实现网上零售额5304.1亿元,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41★.2%,为近年来最高水平★★。其中,即时零售模式发展势头较好★★★,限额以上便利店、超市、仓储会员店等业态通过公共网络合计实现的零售额同比增长9.4%★。商业单位触网率不断提升,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★★★、住宿和餐饮业企业触网率由2019年的34★.3%提升至49.3%★★★,其中餐饮业由52.5%提升至61.6%。
原标题:《聚焦“五子”联动看首都高质量发展丨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稳步推进》
北京市统计局持续对“五子”建设进展情况开展跟踪监测,2024年监测结果显示,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迸发新活力,“两区”建设呈现新局面,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迈上新台阶,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实现新突破,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取得新进展。在市“两会”召开之际,我们聚焦“五子”联动,用数据呈现★“五子”建设的亮点和积极变化,展现首都高质量发展新成效。
近年来,北京始终沿着习指引的方向砥砺奋进,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★★★,服务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,在紧要处落好★“五子”,深入推动“五子”协同联动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★★。
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,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★,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,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。